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积石重建 | 兰大社工来啦,给灾区儿童服务加把劲儿!

点击量:

时间:2024-12-28

作者:

积石重建 | 兰大社工来啦,给灾区儿童服务加把劲儿!

   时光荏苒,转眼间,积石山6.2级地震即将整整一周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房屋、基础设施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破坏和深远影响。如何助力灾区居民重拾信心,迅速恢复生活秩序,特别是在心理与社会层面提供有效支持,成为了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在此背景下,兰州大学积极履行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毅然投入到积石山地震的抗震救灾与家园重建工作中,并成功申请了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的《积石山灾后重建及困境人群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

   在积石山地震的废墟之上,积石山灾后重建及困境人群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社工们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希望的银河,为受灾的困境人群尤其是儿童们带去了温暖与力量,开启了一段充满爱与关怀的重建之旅。


播撒安全的种子

   在地震后的积石山,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危险。为了帮助孩子们迅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并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小学、居集镇劳动小学、石源乡三二家小学等7所学校1750余名学生,接受了由社工精心策划的儿童安全教育课程。

   在地震安全教育活动中,四名富有实践经验的社工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情景模拟和实操演练,引导孩子们在模拟地震情境中学习并掌握有效的逃生技巧。孩子们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各项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主动分享了个人的体验与学习收获。一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激动地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我学会了在地震突发时,应迅速找到如桌下等安全避难所,并妥善保护头部。”这充分说明孩子们已经能够领悟并有效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


1A799


   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则采用了破冰游戏、观看交通安全标识以及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们深刻认识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们引导孩子们就图片中的安全行为与不当行为进行讨论,促使他们思考自己所在村落可能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并鼓励他们发掘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互动式学习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知识水平,还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1E3CA


   这一系列活动的成效得到了学校教师及家长的广泛肯定。他们认为,孩子们在安全行为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这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还提升了他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后续,项目社会工作团队将继续推进居家安全教育、紧急救护等主题的教育活动,旨在全面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埋下梦想的种子

21AEE


   为助力地震灾区的孩子们跨越山川、迈向城市、深入大学校园,开拓视野,体验高等教育的文化氛围,领略甘肃省的悠久文化,探索科学的奥秘与海洋生态的奥妙,社工同志们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

   首站研学目的地选定为兰州大学,这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是孕育英才的摇篮。在兰州大学校史馆,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兰州大学的创立历程及发展脉络。通过精彩的讲解,引领同学们深入理解学校的辉煌成就、教育特色以及丰富的文化积淀。晚上,安排孩子们观看影片《小鞋子》,通过影片中兄妹俩与小鞋子的故事,展现了纯真童年与逆境生活之间的深刻联系。

   研学之旅的第二站,同学们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学习。甘肃,这片充满历史文化的土地,其众多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宏伟画卷。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博物馆,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深入了解了甘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研学的第三站,同学们走进甘肃科技馆。该馆作为展示科技魅力、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窗口,是青少年探索科技奥秘、启迪智慧的殿堂。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展览和趣味横生的互动体验,让同学们深刻体验科技的力量。参观过程中,众多涉及力学、光学、电磁学、数学等学科知识的创新科技展品和科普挂图,在科技展览馆相关技术人员的生动演示和解说下,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科技的盛宴。


16571


   研学的最后一站,孩子们参观了兰州极地海洋世界。在这里,孩子们目睹了无数色彩斑斓的水母,它们静静地游入孩子们的视野,以梦幻般的色彩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一段海洋馆的奇妙时光。随后,在海豚湾剧场,孩子们观看了海豚表演,海豚们憨态可掬、动作灵活敏捷,引起了全场孩子们的热烈欢呼,一声声的惊叹声彰显了孩子们对这些海洋明星的喜爱之情。


播下健康的种子

1B87D


   在地震灾区,面对生活物资的紧缺,特别是儿童卫生健康用品不足,孩子们的健康状况面临严峻挑战。为此,项目社工积极行动,迅速采购并及时发放了必需的儿童卫生健康用品,包括儿童专用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牙刷、毛巾等卫生用品。在发放过程中,社工和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向孩子们及其家长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强调勤洗手、勤洗澡、早晚刷牙等日常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对于年幼的孩子们,社工和志愿者们更是亲自示范,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孩子们在社工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并实践“手心手背搓一搓,手指缝里也要搓……”的口诀。


1F463


   同时,充分考虑当地特有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社工们还特别准备了儿童专用的防晒霜和保湿霜,以保护孩子们的皮肤免受伤害。为确保孩子们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卫生健康用品,社工们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使用说明书,并确保每一份都发放到孩子们手中。这些卫生健康用品的及时发放,不仅确保了孩子们的基本卫生需求得到满足,更传递了全社会对他们的深切关怀,为孩子们在灾后重建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守护成长的花朵

   在灾后重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社工们高度关注困境女童生理健康问题,地震灾害给许多女童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她们的生理健康需求极易被忽略。社工们积极邀请了专业的女性健康医疗专家深入校园和社区,为女童们开展生理健康教育讲座。医疗专家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女童们阐释了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相关知识,包括月经的产生、乳房发育等,帮助她们树立了正确的身体观念。同时,专家还指导女童们如何维护生理期卫生,正确使用卫生巾,以及如何挑选适宜的内衣等。


17670


   为了帮助女童们更好地应对生理期的不适,社工们链接外部资源,精心准备了专为女性儿童设计的生理期护理包,内含高质量的卫生巾、内页内裤、卫生湿巾等用品。社工们与女童们建立了密切的一对一帮扶关系,定期进行回访,深入了解她们在生理健康方面是否还有其他需求或疑惑。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社工们如同辛勤的园丁,精心照料着女童们的成长,确保她们在灾后重建的艰辛道路上依然能够健康、自信地成长。


19E99


   在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的道路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困境人群前行的道路。通过儿童安全教育课堂、研学营、儿童卫生健康用品发放以及关注女童生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受灾的孩子们构建起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港湾,助力他们在废墟之上重新崛起,迎接美好的明天。


项目背景资料:

   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布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由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申报的《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困境人群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获得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资助。

   该项目由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具体实施,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创新性地融合了“教学、研究及实习实践”,建立了多功能的综合基地。专注服务甘肃省积石山地震重灾区的特殊群体,包括地震致残人员、困境老人、留守儿童等,提供一年的陪伴式社会工作服务。预期通过专业介入,提升本地社区的韧性和重建效率。此外,项目旨在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综合技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编辑:郭蔡彬


上一篇:

兰州大学举行“中科美菱奖学金”捐赠仪式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推荐新闻
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童享计划”活动用品采购询价结
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童享计划”活动用品采购询价公
关于招募2017年秋季学期“童享计划”志愿者的通知